很多人對牙齒小痛總是抱著「撐一下就好」的心態,殊不知,一時輕忽,往往讓原本的小蛀牙發展成令人頭痛的大陷坑。等到真正坐上診療椅時,才發現補牙不只是「補一補」那麼簡單。從補牙材料的選擇,到術後清潔的正確觀念,每一環都是影響結果的關鍵。
【案例分享】反覆補牙也救不了蛀牙惡化?
悅庭牙醫院長曹皓崴醫師分享,有位李小姐在洗牙時被發現有蛀牙,當下便安排了填補。不過因清潔習慣未改善,幾個月內又蛀回原處,不得不重補兩三次。直到最後出現咬合不適,才發現原本的小蛀洞已演變成深層蛀蝕。
這樣的情況,其實相當常見。蛀牙補好只是第一步,若忽略了填補後的清潔保養,蛀牙仍可能從牙齒縫隙或填補邊緣「偷跑回來」。正確的觀念應該是:「補牙不是結束,而是保養的起點。」
【不同材質,各有優劣】補牙用什麼好?
補牙的材質選擇,會根據蛀牙範圍、位置與預算有所不同。曹皓崴醫師說明,目前常見的補牙材質可分為三大類:
1. 健保填補材質:銀粉與樹脂
健保補牙通常使用銀粉或樹脂填補。
-
銀粉:適用於後牙大範圍填補,但有金屬色澤與液態汞的健康疑慮,部分診所與患者已逐漸避用。
-
樹脂:色澤接近自然牙,適合小範圍蛀牙,能與齒質緊密結合,但若面積過大,可能因材料彈性造成咬合力下降或二次蛀牙。
2. 嵌體補牙:黃金合金 or 全瓷材質
對於大範圍蛀蝕,如蛀牙超過牙齒的一半以上,建議使用「嵌體」方式治療。
-
黃金合金嵌體:早期常見,但色澤顯眼、價格較高。
-
玻璃陶瓷、二氧化鋯嵌體(全瓷材質):近年主流,硬度高、美觀性佳,不易變形或染色,也不易產生下方二次蛀蝕。
3. 數位全瓷補牙:當天完成、量身訂做
現在,悅庭採用數位牙科技術(CAD/CAM系統),可在當天完成專屬補牙製作:
-
使用口內掃描機取模
-
由齒雕機直接研磨玻璃陶瓷
-
一日完成,色澤與原牙相近,甚至可當場上色微調
免去傳統送模等待,讓補牙不再需要反覆回診,快速又精準!
【悅庭小叮嚀】補牙後的清潔保養,更是關鍵!
補牙雖然是治療蛀牙的方式之一,但填補後的照護與清潔才是真正維持口腔健康的根本。請務必注意以下幾點:
-
使用牙線清潔填補處縫隙
-
定期洗牙檢查是否有填補物鬆動
-
若有異物感或咬合不適,儘早就診調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