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要檢查「咬合力」?
吃得下,也要吃得久!
你知道嗎?影響牙齒健康的不只有蛀牙或牙周病,「咬合力」過強或過弱,也可能對口腔與全身造成傷害。悅庭牙醫導入的「咬合力及琺瑯質破壞分析」,透過科技化測試方式,幫助判斷牙齒受力是否平衡、是否有磨耗風險,從而預防牙齒提早退化、保護咀嚼功能不被提早耗損。
咬合力異常,會帶來什麼風險?
不同於動態咬合追蹤,「咬合力測試」著重於靜態分析,幫助找出以下潛在問題:
1. 咬合力過低
代表牙齒在咬合時出力不足,可能與咀嚼肌退化、對咬牙齒接觸不良、牙周病等因素有關。若長期未察覺,可能導致:
- 吞嚥功能下降、進食效率變差
- 消化功能受影響,甚至加速身體老化
2. 咬合力過強
當單顆牙齒受力過大,或牙齒咬合時力道集中不平均,會導致琺瑯質持續磨損,甚至出現裂痕或牙根吸收,常見於:
- 夜間磨牙者
- 習慣性牙齒緊咬者(壓力因素、運動員、勞力工作者等)
- 修復體咬合偏差者(如假牙、全瓷冠)
咬合力狀況 | 常見影響 | 建議治療與管理 |
---|---|---|
咬合力不足 |
|
|
咬合力過重 |
|
|
如何知道自己的咬合力是否健康?
悅庭「咬合力及珐瑯質破壞分析」,為一款特殊壓力感測紙,患者只需咬合約3秒,就能立即得知自己牙齒受力的分布狀況。測試完成後,透過專業電腦軟體分析,可視覺化呈現:
- 咬合總力量(Total Occlusal Force)
- 接觸面積(Occlusal Contact Area)
- 壓力集中區域(咬合不平衡風險區)
這些數據不只幫助醫師評估風險,也能讓患者看得懂,進而更願意配合治療建議。
項目 | 傳統咬合分析 | 咬合力及珐瑯質破壞分析 |
---|---|---|
可視化 | 醫師主觀判斷,患者難以理解 | 紅藍圖像呈現咬合壓力分布,直觀易懂 |
精準度 | 憑感覺與咬合紙位置,無法量化力道 | 提供數值化資料(咬合總力、接觸面積、壓力分布) |
客觀性 | 依賴醫師經驗 | 感壓紙+電腦分析,標準化 |
可追蹤性 | 無紀錄,術後變化難以分析 | 每一次咬合狀況皆可留存,適合長期追蹤與回溯 |
患者參與 | 多數患者難以理解分析結果 | 畫面清晰、容易理解,提升治療參與與信任感 |
咬合力測試的三大臨床應用
評估口腔老化風險
若發現咬合力過低,可能代表咀嚼力正在退化,進而影響吞嚥與整體營養吸收。提早介入,可延緩老化速度。
避免牙齒磨損過度
咬合力過強會破壞琺瑯質。透過早期診斷,可評估是否需要配戴咬合板,減少牙齒長期受力磨耗的風險。
提升咬合板治療準確度
有磨牙或睡眠品質差的人,常需配戴咬合板保護牙齒與下顎關節。咬合力分析有助於設計出適合個人的力學咬合板,材質以低敏無毒的氮氣列印樹脂為優先,穩定又不傷牙。
不只是科技,而是守護健康的「預警指標」
在數位牙科林立的今天,咬合力分析會是每位患者口腔健康的重要關鍵。悅庭牙醫診所導入 「咬合力及珐瑯質破壞分析」,就是希望讓每一場治療,都建立在「能被驗證」的基礎之上。
讓咬合問題看得見,更讓患者看得懂、用得上,並提早介入為未來的健康打下基礎,守護牙齒使用年限與生活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