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考古學研究成果藏關鍵?牙醫師推薦根治蛀牙的觀點

你是否會覺得很奇怪,在人體全身這麼多器官中,牙齒好像是最容易出問題的。朋友中,也許會有人沒看過眼科、耳鼻喉科,但卻很難找到一個從來沒看過牙科的。就連衛福部的統計,牙醫診所的數量竟然佔了全西醫診所數量的三分之一。

悅庭牙醫功能修復部主任李承翰醫師打趣的說:「你知道嗎?從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來看,遠古的人類就算沒有牙刷可用,發現蛀牙的情況卻遠少於現代人。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?讓我們從蛀牙的生態跟歷史的線索兩方面來討論:

 

蛀牙的發生機制

牙齒可以說是人體中數一數二堅硬的器官,就連牙醫師要治療,都要用高壓氣體推動的鑽頭才能磨得動,那為什麼在我們嘴巴裡卻常常沒事就自己破好大一個洞呢?

這個破壞的源頭就是『酸』,更精確地來說是『口中酸鹼值』,只要牙齒表面的PH值小於 5.5,牙齒最表面的琺瑯質就會開始被腐蝕脫鈣,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軟,最終粉碎脫落。

任何口中的酸性都能造成這種腐蝕,例如胃食道逆流裡的胃酸。但最常見的,還是口內細菌分解嘴裡殘留食物產生的酸。

人類蛀牙的啟蒙時期

土耳其安卡拉大學的一篇研究提到:在狩獵時期,人類的蛀牙盛行率只有1-2%;直到新石器時代進入農耕社會後,才開始上升到10%以上,直到現在,臺灣光是六歲以下的孩童,蛀牙盛行率就已經達到 79%,多麼可怕的數字。

進入農耕社會,最大的改變就是飲食習慣,穀物開始成為人類的主食,而穀物其中的「醣類」,正是口中細菌產酸最喜歡的原料。但在最一開始,蛀牙率的上升還沒有到非常顯著,直到中世紀飲食文化開始盛行…

在中世紀飲食中,非常強調身分階級不同,吃的食物就要不同,於是,「精緻食品」誕生了。貴族吃的麵包必須是精製麵粉製作,而平民只能吃麵糠製成的麵包。但貴族們卻沒想到,精緻飲食中缺乏粗糙纖維擦拭牙齒表面,黏牙、細緻的口感也讓穀物中的「醣類」填滿每一個牙縫,於是,人類的蛀牙率從此開始失控。

不想蛀牙,飲食習慣是關鍵

由此可見,「醣類」是蛀牙的原料,而「精緻」是讓它效果倍增的調理法。

所以如果你很容易蛀牙,可以嘗試「原型食物」飲食法:顧名思義,就是選擇零加工,沒有添加物,盡量接近食材原貌的食物(例如:糙米、地瓜、蔬菜、牛豬雞肉等)。只要你無法想像它長在樹上、土裡或活著跑來跑去的樣子的,通常就不是原型食物。

原型食物示意圖

原型食物示意圖

如果可以,再進一步減少澱粉、醣類的攝取,以蛋白質、脂質、蔬菜為主食,也就是所謂的「低醣飲食」,根除蛀牙的效果會更佳。其實,這種飲食近年來在健身界減脂的效果也備受關注。

最後,悅庭牙醫功能修復部主任李承翰醫師補充道:「早期,如果要實行這種飲食習慣,常常都必須自己烹調;好在近幾年來健康飲食意識抬頭,就算是外食族,要找到主打原型、低碳食物的便當餐盒已經不困難。這一個時代與觀念的改變,我覺得說不定有機會為人類蛀牙的發展史,畫下一個句點。」

 

報導連結:《從考古學挖出根治蛀牙的關鍵?!牙醫師推薦這樣吃就不用常看牙》

打呼影響牙齒健康?牙醫糾3關鍵嘆:牙刷再乾淨也沒用 疫情期間能看牙醫嗎?牙醫師以美國經驗分享4大關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