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洗牙

牙菌斑是一種不斷在我們口腔內增生的細菌薄膜,漸漸形成侵蝕性酸性物質,反覆侵蝕珐瑯質後造成蛀牙,如果沒有每天清潔,久而久之就成為牙結石,牙結石主要生成部位為牙齒頸部和牙齦溝之間,容易形成牙周病。

健保給付12歲(含)以上患者,每半年全口牙結石清除的洗牙服務一次,配合正確的刷牙,減少牙周病發生率。

根管治療

根管治療就是俗稱的「抽神經」,但其實又不完全等於抽神經,其實還是有些微的不同,抽神經只是根管治療中的其中一部份。需要根管治療的原因不外乎就是牙齒生病了,通常是患者的牙齒內部牙髓受到感染,或者是牙齒的牙根尖端周圍發炎等問題。如果蛀洞侵犯牙髓腔造成疼痛,醫師會為了保全牙齒而進行根管治療。

何時要接受根管治療?

  • 蛀牙太深侵犯到牙髓或細菌感染引起急、慢性牙髓炎。
  • 牙髓長期受刺激而壞死。
  • 牙齒受撞擊外傷,致牙根尖血管斷裂引起牙髓壞死。
  • 以前有過根管治療但不完全的牙齒。

根管治療的方式

根管治療的方式分為兩大類:一般根管治療(非手術式)根尖手術(手術式治療)

一般根管治療過程:

  1. 去除發炎的牙髓組織:醫師以鑽石磨針鑽開髓腔,再利用根管銼針將感染的牙髓組織移除。
  2. 根管擴大及根管沖洗:為了讓沖洗液發揮效用,以及提供根管充填的空間,必須以根管銼針做適當的修形與擴大
  3. 根管緻密封填:根管擴大清創完全後必須以糊劑加馬來膠做充填。製作牙冠復恢復牙齒的形態及功能。

根尖手術治療過程:

若是牙根尖病變過大(如囊腫)、懷疑牙齒內有裂痕、牙齒內有不可移除之釘柱、或是經過傳統根管治療仍然症狀不消的情況時,根尖手術是另外一項治療的選擇。牙根尖的手術需配合顯微鏡以及超音波器械操作。

根管治療後為什麼需要做牙套?

接受根管治療(俗稱「抽神經」)的牙齒,往往因蛀蝕或損傷,已失去大部分結構支撐。這類牙齒在治療後,會因齒質逐漸脫水與礦物質流失,變得乾燥脆弱、彈性下降,若僅以樹脂填補,仍存在較高的斷裂風險。

為延長牙齒使用年限並降低斷裂機率,治療完成後,牙醫師通常會建議加做以下修復措施:

  • 根心柱:放置於根管內,向下穩固牙根、向上支撐結構

  • 牙套(牙冠):完整包覆牙齒外層,分散咬合壓力、避免再度破裂

這樣的整體修復設計,有助於提升牙齒強度,恢復功能與外觀,同時降低未來拔牙風險。悅庭牙醫提供多種材質選擇(如全瓷冠、鋯冠),並依據每位患者的牙齒條件與咬合需求,量身規劃合適的修復方式。

蛀牙填補

蛀牙就是牙齒的硬組織(琺瑯質、牙本質)被酸破壞、脫鈣形成蛀洞。

蛀牙治療過程:治療齟齒的傳統做法,先將蛀洞周圍的壞組織除去,再填補,以恢復咀嚼的能力,也為了防止繼續蛀牙。一般補牙的材料有銀粉(本院已停止使用)和樹脂。使用銀粉來填補,長時間之後因汞離子的釋放牙齒會漸漸變黑,不能真正的齒質密合結合,反而容易造成牙齒結構的破壞。而樹脂會因為收縮膨脹而產生縫隙,細菌會侵入先前的蛀洞,導致再次蛀牙。樹脂可以被調成不同深淺的乳白、黃白色,與牙齒的顏色相近,也能與齒質緊密結合,不過強度較弱不能長期承受重咬力,因此樹脂適合用於前牙,後牙需要長期承受咀嚼力,建議使用全鋯嵌體。

洗牙/根管治療推薦文章

洗牙如何幫助預防牙周病?根管治療牙套有哪些選擇?
請請參考我們整理的洗牙/根管治療推薦相關文章